繁体: 手民之誤
手民,以手艺为业的人,原指木匠,后多称印刷排字的工人。指报刊书籍因排字工人的疏忽,造成文句错误。 复制
出处:汪昉两当轩集序:“亟为鸠工,集手民于厅事。”鸠工,纠集工人。
手 [ shǒu ]
①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。例如~心。棘~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 zhuó )~(开始做,动手)。~不释卷。
②拿着。例如人~一册。
③亲自动手。例如~稿。~迹。~令。~书(a。笔迹;b。亲笔书信)。
④技能、本领。例如~法(技巧,方法)。~段。留一~。
⑤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。例如国~。扒~。生产能~。
⑥小巧易拿的。例如~枪。~册。
民 [ mín ]
①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。例如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人)。
②指人或人群。例如居~。~族。
③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。例如~间。~歌。~谚。~风。~情。
④某族的人。例如汉~。回~。
⑤从事不同职业的人。例如农~。渔~。
⑥非军事的。例如~品。~航。
⑦同“苠”。
之 [ zhī ]
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
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
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
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
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误 [ wù ]
①错,不正确。例如错~。失~。笔~。~差( chā )。
②耽搁。例如耽~。
③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。例如~国。~人子弟。
④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。例如~伤。
手民之误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[!--pinyin--] 朗读)。组合,结构,手民之误意思是:手民,以手艺为业的人,原指木匠,后多称印刷排字的工人。指报刊书籍因排字工人的疏忽,造成文句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