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: 劚山覓玉
比喻深入推究,求得事物真谛。 复制
出处:明・吕坤《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》:“如披沙拣金,㔉山觅玉,不格到十分真处,怎知到十分至处?”
㔉 [ zhú ]
山 [ shān ]
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。例如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②形状像山的。例如~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③形容大声。例如~响。~呼万岁。
④姓。
觅 [ mì ]
①找,寻求。例如~食。~取。寻~。搜~。
②数量单位,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。
玉 [ yù ]
①石头的一种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艺品。例如~石。~器。~玺(君主的玉印)。抛砖引~。金~良言。~不琢,不成器。
②美,尊贵的,敬辞。例如~泉。~液(美酒)。~言。~姿。~照(敬称别人的照片)。~宇(a。天空;b。瑰丽的宫阙殿宇)。亭亭~立。金科~律。金~其外,败絮其中。
③姓。
㔉山觅玉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[!--pinyin--] 朗读)。组合,结构,㔉山觅玉意思是:比喻深入推究,求得事物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