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: 一瀉百里
感情 中性
近义词:
见“一泻千里”。 复制
出处:唐・韩愈《贞女峡》诗:“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速度快。
一 [ yī ]
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
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
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
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
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
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
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
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
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
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泻 [ xiè ]
①液体很快地流。例如倾~。
②排出稀屎。例如~肚。~药。
百 [ bǎi ]
①数名,十个十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佰”代)例如~步穿杨。~儿八十。~分比。
②喻很多。例如~草。~货。~姓(人民)。~般。~炼成钢。~无聊赖。~废俱兴( xīng )。
里 [ lǐ ]
①居住的地方。例如故~。返~(回老家)。
②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例如~弄( lòng )。
③中国市制长度单位。例如一~(等于五百米)。~程牌。
④衣物的内层。例如被~。
⑤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。例如~外。心~。这~。那~。
⑥姓。
一泻百里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[!--pinyin--] 朗读)。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,一泻百里意思是:见“一泻千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