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: 伏節死義
伏节:坚守节操而死;死义:为正义而死。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。 复制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汲郑列传》:好直谏,守节死义,难惑以非。
伏 [ fú ]
①趴,脸向下,体前屈。例如~卧。~案读书。
②低下去。例如此起彼~。
③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。例如~法。~输。~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
④使屈服。例如降~。降龙~虎。
⑤隐藏。例如~兵。埋~。
⑥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。例如~日。~旱。~暑。~天。
⑦姓。
节 [ jié,jiē ]
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例如竹~。~外生枝。
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例如关~。两~车厢。
③段落,事项。例如~~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~目。
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例如~气。~令。
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例如~日。
⑥礼度。例如礼~。
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例如~奏。~拍。~律。
⑧操守。例如~操。晚~。变~。高风亮~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⑨省减,限制。例如~省。~制。开源~流。
⑩略去,简略。例如~选。~录。
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例如符~。使~。
⑫姓。
◎〔~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死 [ sǐ ]
①丧失生命,与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对。例如~亡。~讯。~刑。~囚。~棋。~地。生离~别。~有余辜。
②不顾生命。例如~志(牺牲生命的决心)。~士(敢死的武士)。~战。
③固执,坚持到底。例如~心塌地。~卖力气。
④无知觉。例如睡得~。
⑤不活动,不灵活。例如~结。~理。~板。
⑥不通达。例如~胡同。~路一条。
⑦过时,失去作用。例如~文字。
⑧极,甚。例如乐~人。
义 [ yì ]
①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。例如正~。~不容辞。~无反顾。仗~直言。
②合乎正义或公益的。例如~举。~务。~愤。~演。见~勇为。
③情谊。例如~气。恩~。~重如山。
④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。例如意~。含~。释~。微言大~。
⑤指认为亲属的。例如~父。
⑥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例如~齿。~肢。
伏节死义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[!--pinyin--] 朗读)。组合,结构,伏节死义意思是:伏节:坚守节操而死;死义:为正义而死。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