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àngzhīròu

俎上之肉

感情 中性

俎上之肉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俎:菜板。
菜板上的肉。比喻可以任人宰割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……如令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”

用法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
俎上之肉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ǔ), 人部,共9画

俎 [ zǔ ]

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牲体的礼器。~豆(①“”和“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②祭祀,崇奉)。

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的砧板。刀~(刀和砧板)。

姓。

读音(shàng,shǎng), 卜部,共3画

上 [ shàng,shǎng ]

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”相对。楼~。~边。

次序或时间在前的。~古。~卷。

等级和质量高的。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由低处到高处。~山。~车。~升。

去,到。~街。

向前进。冲~去。

增加。~水。

安装,连缀。~刺刀。~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涂。~药。

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。~课。~班。

拧紧发条。~弦。

登载,记。~账。

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。晚~。桌~。组织~。

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。爬~来。锁~。选~代表。

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。~年纪。

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shǎng ㄕㄤˇ 〔~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之 [ zhī ]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赤子~心。

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

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

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虚用,无所指。久而久~。

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ròu), 肉部,共6画

肉 [ ròu ]

人或动物体内红色、柔软的组织。~体。~类。~食。肌~。~票(被盗匪掳去的人,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)。~身(佛教指肉体)。

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。桂圆~。冬瓜~厚。

果实不脆,不酥。~瓤西瓜。

行动迟缓,性子慢。做事真~。

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。

极亲密疼爱之称,多用呼子女。

俎上之肉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