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说将所听到的事牢牢记在心里。形容用心的样子。 复制
出处:荀子劝学篇: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”
入 [ rù ]
①进,由外到内。例如进~。~梦。
②适合,恰好合适。例如~选。~耳。
耳 [ ěr ]
①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例如~背( bèi )。~垂。~鬓厮磨( mó 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
②像耳朵的东西。例如木~。银~。
③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例如~房。鼎~。
④听说。例如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⑤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例如想当然~。
⑥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~”。
著 [ zhù,zhuó,zhe ]
①显明,显出。例如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
②写文章,写书。例如~述。编~。~书立说。
③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。例如名~。巨~。遗~。译~。~作。
④古同“贮”,居积。
◎附着,穿着。同“着( zhuó )”。
◎助词。表示动作、状态的持续。同“着( zhe )”。
心 [ xīn ]
①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例如~包。~律。~衰。~悸。
②中央,枢纽,主要的。例如~腹。中~。
③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。例如~理。~曲。~魄。~地。~扉。衷~。~旷神怡。人~惟危。
入耳著心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[!--pinyin--] 朗读)。组合,结构,入耳著心意思是:是说将所听到的事牢牢记在心里。形容用心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