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ān

千幅一律

近义词

千幅一律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犹“千篇一律”。见“千篇一律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千篇一律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千篇一律”原作“千篇一体”。《诗品》一书,是南朝梁钟嵘所撰,品评古今五言诗,自汉、魏至梁朝,共一百零三人,论其优劣,分上、中、下三品。这一篇是在品评西晋时代张华的诗作,说明张华的诗风主要是模仿王粲,诗歌的形体讲究铺排对偶,词藻华美;即使内容平凡,但却用字斟酌,致力于华美的文字。虽然颇负盛名,然而一些有识之人,还是对于他诗作中儿女柔情太多,风云慷慨之气太少而感到遗憾。谢灵运也曾经说过,张华的诗即使有千篇之多,但其实都是同一种风格体式。后来“千篇一律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无变化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刘克庄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・卷一○五・题跋・小米画》:“墨画盛于本朝,始惟文与可……王清叔亦著名,然元晖千幅一律。”

千幅一律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qiān), 十部,共3画

千 [ qiān ]

数目,十个一百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”代)~周(无线电波频率单位)。~克(即一公斤)。~米(即一公里)。

喻极多。~里马。~言万语。~钧一发。~虑一失。~锤百炼(❶喻多次斗争考验;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)。

见“”字“秋千”。

姓。

读音(fú), 巾部,共12画

幅 [ fú ]

布的宽度。~面。双~。宽~。

泛指事物的宽度。~度。~员(“”是宽度,“”是周围。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。如“我国~~广大”)。振~。篇~。

边缘。边~。

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。一~画。五~布。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一 [ yī ]

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”代)。

纯;专。专~。~心~意。

全;满。~生。~地水。

相同。~样。颜色不~。

另外的。蟋蟀~名促织。

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算~算。试~试。

乃;竞。~至于此。

部分联成整体。统~。整齐划~。

或者。~胜~负。

初次。~见如故。

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lǜ), 彳部,共9画

律 [ lǜ ]

法则,规章。纪~。法~。定~。规~。清规戒~。~师。

约束。~己。

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,把声音分为六律(阳律)和六品(阴律)。合称“十二律”~吕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,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,从低音管算起,成奇数的六个管称“”;成偶数的六个管称“”,后来“律吕”作为音律的统称)。

旧诗的一种体裁。~诗。

姓。

千幅一律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