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ánshānyǐnbào

南山隐豹

繁体 南山隱豹

感情 中性

南山隐豹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隐:隐伏。
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。

出处《列女传・贤明・陶答子妻》:“妾闻南山有玄豹,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?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隐士。

例子我们要学南山隐豹的气度

故事 春秋时期,宋国陶邑大夫答子任职三年,捞了不少钱财,就回到家中躲藏,他的妻子哭劝丈夫要学南山隐豹碰到大雨和大雾天,为了保护自己的皮毛可以七天不觅食。答子根本不理睬,后来遭人告发,宋王下令处死答子。

南山隐豹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比喻贤能之士隐居山林而不出仕。见“雾豹”条。

南山隐豹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nán,nā), 十部,共9画

南 [ nán,nā ]

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”相对。~北。~方。~面。~国(指中国南部)。~陲(南部边疆)。~极。~半球。

姓。

〔~无( mó 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~~阿弥陀佛”、“~~观世音菩萨”。

读音(shān), 山部,共3画

山 [ shān ]

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。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
形状像山的。~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
形容大声。~响。~呼万岁。

姓。

读音(yǐn,yìn), 阝部,共11画

隐 [ yǐn,yìn ]

藏匿,不显露。~藏。~匿。~居。~士。~讳。

伤痛。~恻。

怜悯。恻~之心。

倚,靠。~几而卧(靠着几案睡眠)。

读音(bào), 豸部,共10画

豹 [ bào ]

哺乳动物,能上树,常捕食鹿、羊、猿猴等,毛皮可制衣、褥。~头环眼(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)。未窥全~。

姓。

南山隐豹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