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uzhīyǎng

口体之养

繁体 口體之養

口体之养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口腹和身体的养护。《清・张尔岐・辨志》:“耽口体之养,徇耳目之娱,膜外概置,不通疴痒者,则七尺之人。”

口体之养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kǒu), 口部,共3画

口 [ kǒu ]

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”)~腔。~才。~齿。~若悬河。

容器通外面的地方。瓶子~。

出入通过的地方。门~。港~。

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古北~。喜峰~。

破裂的地方。~子。

读音(tǐ,tī), 亻部,共7画

体 [ tǐ,tī ]

人、动物的全身。身~。~重。~温。~质。~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~能。~貌。~魄(体格和精力)。~育。~无完肤。

身体的一部分。四~。五~投地。

事物的本身或全部。物~。主~。群~。

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。固~。液~。~积。

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。~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~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~”、“骈~”、“旧~诗”)。字~。

事物的格局、规矩。~系。~制。

亲身经验、领悟。~知(亲自查知)。~味。身~力行( xíng )。

设身处地为人着想。~谅。~贴。~恤。

与“”相对。“”与“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”是“”的外在表现。

〔~己〕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❷亲近的,如“~~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之 [ zhī ]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赤子~心。

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

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

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虚用,无所指。久而久~。

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yǎng), 丷部,共9画

养 [ yǎng ]

抚育,供给生活品。~育。赡~。抚~。~家。

饲养动物,培植花草。~花。~殖。

生育,生小孩儿。

抚养的(非亲生的)~子。~父。~母。

教育,训练。培~。教~。

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。~病。~心。~性。休~。营~。~精蓄锐。

保护修补。~路。

口体之养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