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gdiǎnbèihuà

正点背画

繁体 正點背畫

感情 中性

正点背画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,书尾画钩,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。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,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。

出处元・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扬州奴你近前来,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,扬州奴云:‘你着我正点背画,我又无罪过。’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正点背画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旧时指犯人在供状上画押签字。《元・秦𥳑夫・东堂老・楔子》:“你著我正点背画,我又无罪过,正不知写著甚么来。”

正点背画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èng,zhēng), 止部,共5画

正 [ zhèng,zhēng ]

不偏斜,与“”相对。~午。~中( zhōng )。~襟危坐。

合于法则的。~当( dāng 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

合于道理的。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

恰好。~好。~中( zhōng )下怀。

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他~在开会。

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”相对,与“”相对。~面。~本。

纯,不杂。~色。~宗。~统。纯~。

改去偏差或错误。~骨。~误。~音。~本清源。

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~方形。

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”相对。~电。

大于零的,与“”相对。~数( shù )。

姓。

〔~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”,如“新~”。

读音(diǎn), 灬部,共9画

点 [ diǎn ]

细小的痕迹或物体。~滴。斑~。~子(➊液体的小滴,如“水~~”;➋小的痕迹,如“油~~”;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,如“鼓~~”;➍主意,办法,如“请大家出~~”;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,如“话没有说到~~上”)。

几何学上指没有长、宽、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;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。

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(。),称“小数点”,如“231。4”。

量词,用于小的或少的。两三~雨。几~泪水。

一定的位置或限度。地~。起~。极~。居民~。

项,部分,方面。优~。要~。特~。

汉字笔形之一(丶)~画。三~水。

加上点子,引申为修饰。标~。评~。~缀。画龙~睛。

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。~种。~射(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)。~眼药。

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。~头。~穴。

引火。~火(亦喻挑起是非,制造事端)。

查对。~数。~名。~卯(旧时称官衙、军伍卯时开始办公、操练,官员查点人数)。

指定,选派。~菜。~将( jiàng )。听众~播。

指示,启发。指~。~拨。

计时的单位。更~(分为五更,一更又分五点)。三更三~。钟~。

污。~污。~辱(使受污辱)。

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,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。~心(“”读轻声)。~补(吃少量的食品解饿。“”读轻声)。

同“”。

读音(bèi,bēi), 月部,共9画

背 [ bèi,bēi ]

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。~脊。~包。~影。

物体的后面或反面。~面。刀~。~后。~景。

用背部对着,与“”相对。~光。人心向~。

向相反的方向。~地性(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)。~道而驰。

避开,离开。~地。~井离乡。

凭记忆读出。~书。~诵。~台词。

违反。违~。~离。~信弃义。

不顺。~运。~兴( xìng )。

偏僻。~静。

听觉不灵。耳~。

人用背驮( tuó )东西,引申为负担。~负。~包。~黑锅(喻受冤枉代人受过)。~包袱(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)。

读音(huà), 田部,共8画

画 [ huà ]

绘图。绘~。~图。~像。~地为牢。~脂镂冰(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,一融化就都没有了,喻劳而无功)。

图像。~面。~片。~坛。~板。~卷( juàn )(①成卷轴形的画;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)。~外音。图~。诗中有~。

写,签押,署名。~到。~卯。~押。~供。

用手、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。比~。指手~脚。“曲终收拨当心~”。

字的一笔称一画。笔~。

同“”。

正点背画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