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ǎosuō

老子婆娑

感情 中性

老子婆娑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老子:自称;婆娑:放逸的样子。
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。

出处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将出府门,顾谓愆期曰:‘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’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
例子元·张可久《双调水仙子·西湖秋夜》:“拚余生诗酒消磨,云子舟中饭,雪儿湖上歌,老子婆娑。”

老子婆娑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婆娑,盘旋、徘徊。老子婆娑乃自言徘徊流连不去。《晋书・卷六十六・陶侃传》:“将出府门,顾谓愆期曰:『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』”《宋・辛弃疾・沁园春・有酒忘杯词》:“徘徊久,问人间谁似,老子婆娑。”

老子婆娑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lǎo), 耂部,共6画

老 [ lǎo ]

年纪大,时间长,有经验,陈旧的。~当益壮。~朋友。~练。~化。少年~成。~马识途。

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。吴~。~人家。~大爷。

极,很。~早。~羞成怒。

老年人。敬~院。扶~携幼。~有所为( wéi )。

晚年。~年。~境。

敬老,养老:“~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”

总是,经常。~是生病。

原来的。~地方。

与“”相对。黄瓜长~了。

词头,用于表排行,用于表相互尊称,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。~大。~鹰。~倭瓜。

老子(中国先秦思想家)及其学说的简称。

死的讳称。~了。

〔~板〕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。

姓。

读音(zǐ), 子部,共3画

子 [ zǐ ]

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。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菜~。瓜~儿。~实。

动物的卵。鱼~。蚕~。

幼小的,小的。~鸡。~畜。~城。

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。~弹( dàn )。棋~儿。

与“”相对。~金(利息)。~母扣。~音(辅音)。

对人的称呼。男~。妻~。士~(读书人)。舟~(船夫)。才~。

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孔~。先秦诸~。

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。~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用于计时。~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~夜(深夜)。

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~爵。

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旗~。乱~。胖~。

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敲了两下~门。

姓。

读音(pó), 女部,共11画

婆 [ pó ]

年老的妇女。老太~。苦口~心。

丈夫的母亲。公~。~媳。~家。~~。

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。姑~。姨~。外~。

方言,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,亦称妻子。~娘。~姨。

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。媒~。收生~。

读音(suō), 女部,共10画

娑 [ suō ]

〔婆~〕见“”。( pó )。

〔~~〕轻扬、松散的样子,如“修初服之~~兮,长余佩之参参

老子婆娑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