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éizhōngshòu

胡肥锺瘦

繁体 胡肥鍾瘦

感情 中性

胡肥锺瘦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
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
出处唐・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:“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,以造行书擅名,胡昭、锺繇并师其法,而胡书体肥,锺书体瘦,亦各有君嗣之美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书法各有其美。

故事 三国时期,魏国大书法家刘德升以擅长行书而闻名。胡昭和钟鹞同时拜他为师学习书法,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刘氏行书的特长,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,这是分辨他们行书的特征。

胡肥锺瘦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ú), 月部,共9画

胡 [ hú ]

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。~人。~服。~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~越(“”在北方;“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

泛指外国或外族的。~椒。~瓜(黄瓜)。~琴。~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

乱,无道理。~来。~闹。~吹。~言乱语。

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。~不归?“~取禾三百廛兮?”

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。~须。

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~。”

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 tòn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

姓。

读音(féi), 月部,共8画

肥 [ féi ]

含脂肪多的,与“”相对。~肉。~胖。~缺(指收入多的官职)。~硕(a。大而肥胖;b。果实大而饱满)。~马轻裘。

土质含养分多的。~沃。~美(a。肥沃;b。肥壮、丰美)。

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(如粪、豆饼、化学配合剂等)~料。~力。

使田地增加养分。~田。

指衣服鞋袜等宽大,与“”相对。~大。~瘦儿。

读音(zhōng), 钅部,共14画

锺 [ zhōng ]

仅用于姓氏人名。其他意义简化作“”。

读音(shòu), 疒部,共14画

瘦 [ shòu ]

体内含脂肪少,肌肉不丰满,与“”、“”相对。~溜(“”读轻声)。~弱。~小。~削。~俏。~长( cháng )。~瘪。消~。清~。~骨嶙峋。

衣服鞋袜等窄小。这条裤子太~了。

细削,单薄。字小而~。

土地瘠薄。~瘠。

遒劲有骨力。书贵~硬。水清石~。

胡肥锺瘦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