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nzhī

负薪之疾

繁体 負薪之疾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

负薪之疾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负薪:指有病。
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

出处唐・韩愈《复志赋并序》:“其明年七月,有负薪之疾,退休于居。”

用法作宾语;借指生病。

例子宋·张孝祥《王枢密》:“属有负薪之疾,未倏敛版之恭,敢彻书函,冒干齐斧。”

负薪之疾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背负薪材疲累,体力未复。引申为有病的谦词。《汉书・卷五十八・公孙弘传》:“臣弘行能不足以称,加有负薪之疾,恐先狗马填沟壑,终无以报德塞责。”亦作“负薪之病”、“负薪之忧”。

负薪之疾的翻译

折叠展开
  1. referring to one's own illness

负薪之疾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fù), 贝部,共6画

负 [ fù ]

驮,背( bèi )~米。~疚。~重。如释重~。~荆请罪。

担任。担~。~责。~累( lěi )。~罪。~荷。忍辱~重。身~重任。

仗恃,依靠。~隅顽抗。自~(自以为了不起)。

遭受。~伤。~屈。

具有,享有。久~盛誉。

欠(钱)~债。

小于零的(数),与“”相对。~数。

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,与“”相对。~电。~极。

违背,背弃。~心。~约。忘恩~义。

失败,与“”相对。不分胜~。

读音(xīn), 艹部,共16画

薪 [ xīn ]

柴火。~苏(打柴割草)。~尽火传( chuán )(柴火烧完,又引燃了后一根柴,火永远不灭。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,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、技艺代代相传)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之 [ zhī ]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赤子~心。

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

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

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虚用,无所指。久而久~。

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jí), 疒部,共10画

疾 [ jí ]

病,身体不舒适。~病。目~。残~。讳~忌医。

一般的痛苦。~苦。

疼痛。~首蹙额。

恨。~恶如仇。

同“”,妒忌。

弊病,缺点:“寡人有~”。

快,迅速。~步。~走。~进。~驰。~足先得。

负薪之疾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