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o

道不举遗

繁体 道不舉遺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

道不举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出处北宋《新唐书・阚祾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祾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。

例子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明·罗曰褧《咸宾录·南夷志一·爪哇》

道不举遗的翻译

折叠展开
  1. 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.

道不举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ào), 辶部,共12画

道 [ dào ]

路,方向,途径。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

指法则、规律。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

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。~学。传~。修~。

方法,办法,技术。门~。医~。

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

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~观( guàn )。~士。~姑。~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

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。会~门。一贯~。

说,讲。~白。常言~。能说会~。

用语言表示情意。~喜。~歉。~谢。

线条。铅笔~儿。

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”。

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

量词。一~大河。两~门。上三~漆。

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不 [ bù,fǒu ]

副词。
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

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~,我不知道。

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他现在身体好~?

fǒu ㄈㄡˇ 古同“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jǔ), 丶部,共9画

举 [ jǔ ]

向上抬,向上托。~头。~手。~重。~棋不定。

动作行为。~止。轻而易~。

发起,兴办。~义。~办。创~。

提出。~要。~例。

推选,推荐。推~。荐~。

全。~国。~世。~家。

古代指科举取士。科~。~人。一~成名。

攻克:“一战而~鄢、郢”。

读音(yí), 辶部,共12画

遗 [ yí ]

丢失。~失。~落。

漏掉。~忘。~漏。

丢失的东西,漏掉的部分。补~。路不拾~。

余,留。~留。~俗。~闻。~址。~风。~憾。~老(➊经历世变的老人;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

死人留下的。~骨。~言。~嘱。

不自觉地排泄。~尿。~精。

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。~传。

抛弃。~弃。

道不举遗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