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ēngtiáoshùn

风雨调顺

繁体 風雨調順

近义词

风雨调顺的意思

折叠展开

参见[风调雨顺]。

风雨调顺的详细解释

折叠展开

【释义】

即“风调雨顺”。见“风调雨顺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风调雨顺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风调雨顺”的意思是风雨及时而适量。这个成语可用来形容丰年安乐,天下太平的景象。典源出自《六韬》。《六韬》记载太公姜尚与周文王、武王商讨如何推翻商朝的谋划内容,共有六篇。前二篇文韬、武韬为政治的战略,后四篇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,则是军事的战略。《旧唐书》有一段《六韬》佚文记载:武王伐纣,天下大雪,雪深三尺,突然有五人乘马车,后面跟著二人骑马,到营帐前求见武王。武王觉得很奇怪,就问太公姜尚,太公说:“他们是五方之神,天意要您建立周朝,他们是前来接受派遣的。”武王马上迎接五神入营,请他们协助驱除纣王,救众生于水火之中。武王消灭殷商的暴政后,五神完成任务,随即返回天庭。从此风雨及时,五谷丰收,人民富乐安康,天下太平。“风调雨顺”即摘自典源,用来形容丰年安乐,天下太平的景象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唐・徐贤妃〈谏太宗息兵罢役疏〉:“自贞观以来,二十有二载,风雨调顺,年登岁稔,人无水旱之弊,国无饥馑之灾。”
  • 02.明・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八:“仁恤斯民,庶几克享天心,风雨调顺,年谷丰稔。”

风雨调顺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fēng,fěng), 风部,共4画

风 [ fēng,fěng ]

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。~向。~速。~级。~险。~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~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~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

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。~潮。~靡一时。~驰电掣。

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。~气。~习。~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~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

消息,传闻。~传( chuán )(传闻)。闻~而动。

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。~景。~度。~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~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~致。~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~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~~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

指民歌、歌谣。国~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~。

中医学指某些疾病。~瘫。~湿。

姓。

古同“”,讽刺。

读音(yǔ,yù), 雨部,共8画

雨 [ yǔ,yù ]

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。~水。~季。

下雨,落下。~雪。

读音(tiáo,diào,zhōu), 讠部,共10画

调 [ tiáo,diào,zhōu ]

搭配均匀,配合适当。~和。~谐。风~雨顺。饮食失~。

使搭配均匀,使协调。~配。~味。

调停使和解(调解双方关系)~停。~处。

调剂。以临万货,以~盈虚。

调理使康复。~养。~摄。

调教;训练。有膂力,善~鹰隼。

挑逗;戏弄。~笑。~情。~戏。酒后相~。

乐曲;乐谱。曲~。采菱~。

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。C大~。五声~式。

语音上的声调。~号。~类。

说话的腔调。南腔北~。

口气;论调。一副教训人的~。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~。

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、才情、气质。情~。格~。

选调;提拨。从基层~选干部。

调动。岗位~整。

征集;征调。~有余补不足。

调查。~研。内查外~。

提取、调取(文件、档案等)~档。

调换。~座位。

朝,早晨:《广韵·平尤》:“~,朝也。”

读音(shùn), 页部,共9画

顺 [ shùn ]

趋向同一个方向,与“”相对。~风。~水。~境。~水推舟。~风使舵。

沿,循。~城街。~理成章。~藤摸瓜。

依次往后。~序。~次。

随,趁便。~便。~势。~手牵羊。

整理。理~。~修(整理修治)。

服从,不违背。~从。~应。孝~。温~。

适合,不别扭。~适。~情。~眼。~差( chā )。

姓。

风雨调顺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