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仪
- 拼音
- liǎng yí
- 注音
- ㄌㄧㄤˇ ㄧˊ
- 繁体
- 兩儀
两仪的意思
词语解释
两仪
◎指天地。借指君主的父母。指阴阳、男女。
引证解释
1.指天地。
例证《易 · 繫辞上》:“是故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
孔颖达 疏:“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,指其物体;下与四象(金、木、水、火)相对,故曰两仪,谓两体容仪也。”
《晋书 · 挚虞传》:“考步两仪,则天地无所隐其情;準正三辰,则悬象无所容其谬。”
元 ·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当日三才始判,两仪初分;乾坤:清者为乾,浊者为坤,人在中间相混。”
金一 《文学上之美术观》:“仰观吐曜,俯察含章,高卑定位,故两仪生矣。”
2.借指君主的父母。
例证《旧唐书 · 儒学传下 · 卢粲》:“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,履福禄之基,指 南山 以锡年,仰北辰而永庇。”
3.指阴阳、男女。
例证鲁迅 《彷徨 · 高老夫子》:“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,以为淆乱两仪,非天曹所喜。”
国语辞典
两仪
◎天地。
例证《易经 · 系辞上》:“是故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
《文选 · 刘琨 · 劝进表》:“伏惟陛下玄德,通于神明,圣姿合于两仪。”
网络解释
两仪 (汉语词语)
两仪在古典哲学中指“阴阳”。天地初开,一切皆为混沌,是为无极,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为阴阳。《易经》:“易有太极,始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
两仪在《易经》中指阴(- -)阳(—)。
关于“两仪”,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,计有八说:一说为阴阳,一说为天地,一说为奇偶,一说为刚柔,一说为玄黄,一说为乾坤,一说为春秋,一说为不变与变。但通常都是指阴阳。天地万物,世间万事,古人概之为:阴阳。阴阳也是天地出分之时,清气向上为天。浊气向下为地。天为阳,地为阴。天地万物,世间万事,古人概之为:阴阳。
两仪的字义分解
两
拼音liǎng 部首一 总笔画7两 [ liǎng ] ①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。~个黄鹂。~本书。 ②双方。~可。~边。~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~旁。~侧。~袖清风。~败俱伤。 ③中国市制重量单位。十~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。半斤八~(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含贬义)。 ④表示不定数目。~下子。~着儿( zhāor )。 [更多解释]
仪
拼音yí 部首亻 总笔画5仪 [ yí ] ①人的外表或举动。~态。~表。威~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 ②按程序进行的礼节。~式。~仗。司~。 ③礼物。贺~。谢~。 ④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。~器。 ⑤法制,准则。~刑。“设~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 ⑥姓。 [更多解释]
两仪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两仪的相关词语
【两仪】的常见问题
-
两仪的拼音是什么?两仪怎么读?
两仪的拼音是:liǎng yí
点击图标播放两仪的发音。 -
两仪是什么意思?
两仪的意思是: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