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数
- 拼音
- lì shǔ
- 注音
- ㄌㄧˋ ㄕㄨˇ
- 繁体
- 歷數
- 词性
- 动词
历数的意思
词语解释
历数
◎一件一件地列举。
例如历数敌人的罪行。
英文count one by one; enumerate;
引证解释
1.犹历法。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。
例证《汉书 · 律历志下》:“历数之起上矣。”
唐 · 柳宗元 《舜禹之事》:“﹝ 舜 ﹞合时月,正历数。”
《警世通言 · 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有一人姓 王 名 朔,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。”
2.古谓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。历,也写作“厤”。亦作“厤数”。
例证《论语 · 尧曰》:“咨,尔 舜,天之历数在尔躬。”
何晏 集解:“厤数谓列次也。”
邢昺 疏:“孔 注《尚书》云:谓天道。谓天厤运之数。帝王易姓而兴,故言厤数谓天道。”
北魏 ·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 · 平等寺》:“今天眷明德,民怀奥主,历数允集,歌讼同臻。”
唐 · 杜甫 《重经昭陵》诗:“草昧英雄起,謳歌历数归。”
清 · 侯方域 《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》:“水德之传一传二,岂独神言赤帝之为 桓 为 灵,诚非历数。”
3.岁时节候的次序。
例证《庄子 · 寓言》:“天有歷数,地有人据。”
晋 · 葛洪 《抱朴子 · 博喻》:“是以鸡知将旦,不能究阴阳之歷数。”
4.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。
例证《书 · 洪范》:“五纪……五曰厤数。”
孔 传:“厤数节气之度以为厤,敬授民时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筭日月行道所歷,计气朔早晚之数,所以为一岁之厤。”
《后汉书 · 郅恽传》:“﹝ 郅惲 ﹞及长,理《韩诗》、《严氏春秋》,明天文歷数。”
清 · 王锡阐 《晓庵新法 · 自序》:“儒者不知歷数,而援虚理以立説。”
5.指帝王继承的次序。古代迷信说法,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。
例证《论语 · 尧曰》:“尧 曰:‘咨!尔 舜,天之歷数在尔躬。’”汉 · 蔡邕 《光武济阳宫碑》:“歷数在帝,践祚允宜。”
宋 · 范成大 《秦淮》诗:“经营暨六代,兹地称神州,乃知歷数定,昧者徒私忧。”
明 · 朱元璋 《免朝谒手诏》:“尔察歷数,观天文,择主就聘,首陈三策,朕实嘉行。”
6.亦作“厤数”。一一列举;逐个说出。
例证《资治通鉴 · 唐代宗大历元年》:“因歷数大臣过失。”
宋 · 欧阳修 《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》:“昨所能黜臺諫五人,惟是 从诲 入臺未久,其他四人,出处本末,迹状甚明,可以歷数也。”
清 · 王夫之 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若 杜陵 长篇,有歷数月日事者,合为一章。 《大雅》有此体。”
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7期:“﹝ 铁人 ﹞历数钻工们如何苦战。”
国语辞典
历数
1.天运、气数。也作“历数 title=历数>历数”。
例证《文选 · 孙楚 ·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昔炎精幽昧,历数将终。”
2.历法。也作“历数 title=历数>历数”。
例证《新唐书 · 卷一九九 · 儒学传中 · 马怀素传》:“博学,尤通氏族、历数、医方。”
《警世通言 · 卷四〇 · 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有一人姓王名朔,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。”
历数的字义分解
历
拼音lì 部首厂 总笔画4历 [ lì ] ①经过。经~。来~。阅~。~尽甘苦。 ②经过了的。~程。~代。~史。~来。 ③遍、完全。~览。~数( shǔ )。 ④推算年、月、日和节气的方法。~法。 [更多解释]
数
拼音shù,shǔ,shuò 部首攵 总笔画13数 [ shù,shǔ,shuò ] ①表示、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。~目。~量。~词。~论(数学的一支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)。~控。 ②几,几个。~人。~日。 ③技艺,学术:“今夫弈之为~,小~也”。 ④命运,天命。天~。气~。①一个一个地计算。不可胜~。~九。 ②比较起来突出。~得着。 ③责备,列举过错。~落。 ④谈论,述说。~说。~典忘祖(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,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)。◎屡次。~见不鲜(亦称“屡见不鲜”)。 [更多解释]
历数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历数的相关词语
【历数】的常见问题
-
历数的拼音是什么?历数怎么读?
历数的拼音是:lì shǔ
点击图标播放历数的发音。 -
历数是什么意思?
历数的意思是:①.天运、气数。也作“历数”。②.历法。也作“历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