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公
- 拼音
- tài shǐ gōng
- 注音
- ㄊㄞˋ ㄕˇ ㄍㄨㄥ
太史公的意思
词语解释
太史公
◎汉 · 司马谈为太史令,子迁继之,《史记》中皆称“太史公”。其说不一:
翻译
- 英语 Grand Scribe, the title by which Sima Qian 司馬遷|司马迁[Si1 ma3 Qian1] refers to himself i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史記|史记[Shi3 ji4]
- 德语 Großastrologe (S), der berühmte Geschichtsschreiber Sima Qian 司馬遷 [司马迁] (sīmǎqiān) - früher auch: Sse-ma Ts'ien
国语辞典
太史公
1.职官名。汉武帝置,位在丞相之上。
例证《史记 · 卷一三〇 · 太史公自序》:“谈为太史公。”
南朝宋 · 裴骃 · 集解引如淳曰:“汉仪注太史公,武帝置,位在丞相上。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,副上丞相,序事如古春秋。迁死后,宣帝以其官为令,行太史公文书而已。”
2.汉司马谈为太史令,其子司马迁继任,皆称“太史公”。
例证《史记 · 卷一三〇 · 太史公自序》:“谈为大史公。”
唐 · 司马贞 · 索隐:“案茂陵书,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,则『公』者,迁所著书尊其父云『公』也。然称『太史公』皆迁称述其父所作,其实亦迁之词。”
宋 · 辛弃疾〈沁园春 · 叠嶂西驰〉词:“我觉其间,雄深雅健,如对文章太史公。”
网络解释
太史公
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。位在丞相上,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。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,副上丞相,序事如古春秋。迁死后,宣帝以其官为令,行太史公文书而已。汉宣帝时期把太史公降为太史令,太史令的职权也大大削弱,仅仅行文书而已。最著名的太史公就是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。
太史公的字义分解
太
拼音tài 部首大 总笔画4太 [ tài ] ①过于。~长。 ②极端,最。~甚。~平。 ③高,大。~空。~学。 ④很。不~好。 ⑤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。~老伯。~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 [更多解释]
史
拼音shǐ 部首丨 总笔画5史 [ shǐ ]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。历~。通~。断代~。近代~。世界~。文学~。~诗。~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~坛。~评。~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~不绝书。 ②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。太~。内~。 ③古代官职。刺~。御~。 ④姓。 [更多解释]
公
拼音gōng 部首八 总笔画4公 [ gōng ] ①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~正。~心。大~无私。 ②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~理。~式。~海。~制。 ③国家,社会,大众。~共。~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~众。~民。~论(公众的评论)。 ④让大家知道。~开。~报。~然。 ⑤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三~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~子。~主。 ⑥敬辞,尊称男子。海~。包~。诸~(各位)。 ⑦雄性的。~母。~畜。 ⑧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~~。外~(外祖父)。 ⑨姓。 [更多解释]
太史公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太史公的相关词语
【太史公】的常见问题
-
太史公的拼音是什么?太史公怎么读?
太史公的拼音是:tài shǐ gōng
点击图标播放太史公的发音。 -
太史公是什么意思?
太史公的意思是:①.职官名。汉武帝置,位在丞相之上。②.汉司马谈为太史令,其子司马迁继任,皆称“太史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