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文
成文的意思
词语解释
成文
1.形成文字,写在纸上。
例如已有腹稿,尚未成文。一条成文>不成文的规定。
英文write;
2.现成的文章。
英文written article;
翻译
- 英语 written, statutory
- 法语 écrit, statutaire
引证解释
1.形成乐章、文采、文辞、礼仪等的总称。
例证《荀子 · 乐论》:“故乐者,审一以定和者也,比物以饰节者也;合奏以成文者也。”
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若夫重色而成文,累味而备珍,则圣人所以分贤愚,明贵贱。”
汉 · 扬雄 《法言 · 君子》:“君子言则成文,动则成德。”
汉 · 班固 《白虎通 · 情性》:“礼者,履也,履道成文也。”
晋 · 潘岳 《笙赋》:“邇不逼而远无携,声成文而节有叙。”
《古今小说 · 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自幼聪明,举笔成文,琴棋书画,无所不通。”
2.现成的文章。
例证汉 · 蔡邕 《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》:“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,下则连偶俗语,有类俳优,或窃成文,虚冒名氏。”
唐 · 刘知几 《史通 · 申左》:“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, 丘明 · 但编而次之,配经称传而行也。”
清 金一 《文学观》:“夫谓语必己造,事不古同,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,虽以《六经》之尊,除《大易》而外,若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,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。”
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 · 论诗三札》:“我国虽无‘散文诗’之成文,然如 屈原 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诸文以及 庄子 《南华经》中多少文字,是可以称为‘散文诗’的。”
3.用文字固定下来,成为书面。
例证《魏书 · 常景传》:“案如经礼,事无成文;即之愚见,谓不应服。”
徐怀中 《西线轶事》一:“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,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。”
国语辞典
成文
1.已成的文章。
例证汉 · 蔡邕〈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〉:“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,下则连偶俗语,有类俳优,或窃成文,虚冒名氏。”
2.形成乐章、文章等。
例证《文选 · 潘岳 · 笙赋》:“迩不逼而远无携,声成文而节有叙。”
《喻世明言 · 卷三〇 · 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自幼聪明,举笔成文,琴棋书画,无所不通。”
3.已成规律的条文。
例证《魏书 · 卷八二 · 常景传》:“案如经礼,事无成文;即之愚见,谓不应服。”
网络解释
成文 (词语概念)
成文,汉语词汇。
拼音:chéng wén
释义:1、指形成文字,写在纸上。或者以其他媒介为载体。2、现成的文章。3、用文字固定下来,成为书面。
成文的字义分解
成
拼音chéng 部首戈 总笔画6成 [ chéng ] ①做好,做完。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 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。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 ③变为。长~。变~。 ④可以,能行。~,就这么办。 ⑤称赞人能力强。他办事麻利,真~。 ⑥够,达到一定数量。~年累( lěi )月。 ⑦已定的,定形的。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 ⑧十分之一。增产三~。 ⑨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 ⑩姓。 [更多解释]
文
拼音wén 部首文 总笔画4文 [ wén ] 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。灿若~锦。 ②刺画花纹。~身。 ③记录语言的符号。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 ④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。~凭。~艺。~体。~典。~苑。~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~采( ① 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 ⑤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。~化。~物。 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。天~。水~。 ⑦旧时指礼节仪式。虚~。繁~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 ⑧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。~质彬彬。 ⑨温和。~火。~静。~雅。 ⑩指非军事的。~职。~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 ⑪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。~言。~白间杂。 ⑫专指社会科学。~科。 ⑬掩饰。~过饰非。 ⑭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。一~不名。 ⑮姓。 [更多解释]
成文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成文的相关词语
【成文】的常见问题
-
成文的拼音是什么?成文怎么读?
成文的拼音是:chéng wén
点击图标播放成文的发音。 -
成文是什么意思?
成文的意思是:①.已成的文章。②.形成乐章、文章等。③.已成规律的条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