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
- 拼音
- běn cǎo gāng mù
- 注音
- ㄅㄣˇ ㄘㄠˇ ㄍㄤ ㄇㄨˋ
- 繁体
- 本草綱目
- 词性
- 名词
本草纲目的意思
词语解释
本草纲目
◎中国药物学名著,明朝李时珍(1518-1593)所著,共52卷,约190万字,收药物1892种,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,同时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多种,附药物图1100多幅。于1606年传入日本,并译成拉丁、法、德、英、俄等国文字,受到世界药物学、植物学者重视。
英文Pen-ts’ao Kan-mu;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;
国语辞典
本草纲目
◎书名。明李时珍撰,五十二卷。就《本草经》及诸家之说删定,纠谬辨疑,删繁补缺,历时近三十年始成。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,附图千余幅,阐发药物的性味、主治、用法、产地、形态、炮制等,并载附方万余。本书有英、法、日、韩、德等译本。
网络解释
本草纲目 (中医典籍)
《本草纲目》,本草著作,52卷。明代李时珍(东璧)撰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至万历六年(1578年),稿凡三易。此书采用“目随纲举”编写体例,故以“纲目”名书。以《证类本草》为蓝本加以变革。序例(卷1、2)相当于总论,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。卷1“历代诸家本草”,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。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、五味宜忌、标本阴阳、升降浮沉、补泻、引经报使、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,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。卷3~4为“百病主治药”,沿用《证类本草》“诸病通用药”旧例,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,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。卷5~52为各论,收药1892种,附图1109种。其总例为“不分三品,惟逐各部;物以类从,目随纲举。”其中以部为“纲”,以类为“目”,计分16部(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)60类。各部按“从微至巨”、“从贱至贵”,既便检索,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。部之下为60类,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。各药“标名为纲,列事为目”,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(即“事”)。其中“释名”列举别名,解释命名意义;“集解”,介绍药物出产、形态、采收等;“辨疑”(或“正误”),类集诸家之说,辨析纠正药物疑误;“修治”,述炮炙方法;“气味”、“主治”、“发明”,阐述药性理论,提示用药要点,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;“附方”,以病为题,附列相关方剂。
本草纲目的字义分解
草
拼音cǎo 部首艹 总笔画9草 [ cǎo ] 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。青~。野~。茅~。水~。花~。~鞋。~堂(茅草盖的堂屋,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,有自谦卑陋的意思)。~原。~坪。~行露宿。~菅人命。 ②特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。~料。柴~。稻~。 ③粗糙,不细致。~率( shuài )。~鄙(粗野朴陋)。~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④汉字的一种书体。~书。~字(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)。章~(草书的一种,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,因其最初用于奏章,故名“章草”)。狂~。~体(❶指汉字草书;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,有大草、小草之分)。 ⑤打稿子,亦指稿子;引申为初步的,非正式的。~拟。~诏(为皇帝草拟诏书)。 ⑥荒野,原野,引申为在野的、民间的。~野。~莽。~寇。~贼。 ⑦雌性的(用于某些家畜、家禽)~鸡。 [更多解释]
本草纲目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本草纲目的相关词语
【本草纲目】的常见问题
-
本草纲目的拼音是什么?本草纲目怎么读?
本草纲目的拼音是:běn cǎo gāng mù
点击图标播放本草纲目的发音。 -
本草纲目是什么意思?
本草纲目的意思是:书名。明李时珍撰,五十二卷。就《本草经》及诸家之说删定,纠谬辨疑,删繁补缺,历时近三十年始成。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,附图千余幅,阐发药物的性味、主治、用法、产地、形态、炮制等,并载附方万余。本书有英、法、日、韩、德等译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