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午不食
- 拼音
- guò wǔ bù shí
- 注音
- ㄍㄨㄛˋ ㄨˇ ㄅㄨˋ ㄕˊ
- 繁体
- 過午不食
过午不食的意思
词语解释
过午不食
◎佛教戒律。每日一餐,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。
网络解释
过午不食
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。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“不非时食”。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。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,一直到次日黎明,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。
过午不食的字义分解
食
拼音shí,sì,yì 部首食 总笔画9食 [ shí,sì,yì ] ①吃。~肉。~欲。 ②吃的东西。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 ③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 ④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。日~。月~。◎sì ㄙˋ 拿东西给人吃。~母(乳母)。◎yì ㄧˋ 用于人名。郦~其( jī )(中国汉代人)。 [更多解释]
过午不食的分字组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过午不食的相关词语
【过午不食】的常见问题
-
过午不食的拼音是什么?过午不食怎么读?
过午不食的拼音是:guò wǔ bù shí
点击图标播放过午不食的发音。 -
过午不食是什么意思?
过午不食的意思是:佛教戒律。每日一餐,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