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u wěn

钩吻

拼音
gōu wěn
注音
ㄍㄡ ㄨㄣˇ
繁体
鉤吻

钩吻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钩吻gōu wěn

常绿灌木。缠绕茎叶子卵形或披针形,花黄色果实蒴果种子有毒中医入药。也称断肠草、大茶药、火把花、葫蔓藤、野葛、毒根、黄藤等。勾曲的鸟嘴。如鹰、鹫之类的喙。

引证解释

1.常绿灌木。缠绕茎,叶子卵形或披针形,花黄色,果实为蒴果,种子有毒,中医入药。也称断肠草、大茶药、火把花、葫蔓藤、野葛、毒根、黄藤等。参阅 明 · 李时珍 本草纲目 · 草六 · 钩吻》

例证《太平御览》九九〇引 汉 · 桓谭 《新论》:“鉤吻不与人相宜,故食则死,非为杀人生也。”
晋 · 葛洪 《抱朴子 · 疾谬》:“斯诚委夷路而陷丛棘,舍嘉旨而咽鉤吻者也。”
宋 ·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 · 药议》:“鉤吻,本草:一名野葛,主疗甚多,注释多端,或云可入药;或云有大毒,食之杀人。”

2.勾曲的鸟嘴。如鹰、鹫之类的喙。

国语辞典

钩吻gōu wěn

1.植物名。胡蔓藤科胡蔓藤属,常绿绕缠灌木。产于我国云南广东、福建,印度亦有生产平滑无毛,树皮栓质。叶对生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。花淡黄色,萼呈卵形,花冠为漏斗状,内面斑点。蒴果膨大内含种子。根及叶含剧毒,可治神经痛气喘百日咳

2.形状钩曲的鸟嘴,如鹰、鹫等的嘴。

网络解释

钩吻 (马钱科钩吻属植物)

钩吻(学名:Gelsemium elegans (Gardn. & Champ. ) Benth.),是马钱科、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,幼时具纵棱;叶片膜质,卵形、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除苞片边缘花梗幼时被毛外,全株均无毛。叶片膜质,卵形、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种子扁压状椭圆形或肾形,边缘具有不规则齿裂状膜质翅。5-11月开花,7月至翌年3月结果

分布于中国江西、福建、台湾湖南、广东、海南广西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印度、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分布。生海拔500-2000米山地路旁灌木丛中或潮湿肥沃丘陵山坡林下

主要功效:破积拔毒祛瘀止痛,杀虫止痒镇痛镇静;抗炎;散瞳;抗肿瘤;毒性主治疥癞,湿疹瘰疬痈肿,疔疮,跌打损伤风湿痹痛,神经痛。

概述图片来源:中国自然标本馆)

钩吻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gōu 部首总笔画9

    钩 [ gōu ]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,形状弯曲,头端尖锐。~子。秤~儿。火~子。 形状像钩子的。蝎的~子。~针。 汉字笔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、、乙等)。 用钩形物搭、挂或探取。~住树枝爬上去。 研究,探寻。~玄。~沉。~校( jiào )。 牵连。~党(指相牵连的同党)。 同“”。 一种缝纫法,多指缝合衣边。~贴边。 古代兵器。~戟。纯~(剑名)。吴~(刀名)。 镰刀。 古代称圆规。 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wěn 部首总笔画7

    吻 [ wěn ] 嘴唇。~合(意见、看法完全相同)。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、亲热。接~。~别。 动物的嘴。 [更多解释]

钩吻的分字组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钩吻的相关词语

【钩吻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钩吻的拼音是什么?钩吻怎么读?

    钩吻的拼音是:gōu wěn
    点击图标播放钩吻的发音。

  2. 钩吻是什么意思?

    钩吻的意思是:①.植物名。胡蔓藤科胡蔓藤属,常绿绕缠灌木。产于我国云南、广东、福建,印度亦有生产。平滑无毛,树皮栓质。叶对生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。花淡黄色,萼呈卵形,花冠为漏斗状,内面有斑点。蒴果膨大,内含种子。根及叶含剧毒,可治神经痛、气喘 、百日咳。②.形状钩曲的鸟嘴,如鹰、鹫等的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