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

刻舟求剑朗读

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的上一句是“ 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”;下一句是“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”。

出自两汉佚名的《刻舟求剑
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
译文

楚国有个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。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,说:“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,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。 船已经航行了,但是剑没有行进,像这样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!

注释

涉:过,渡。

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

其:他的,代词。

自:从。

坠:落。

于:在,到。

遽:急忙,立刻。

契:用刀雕刻,刻。

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

吾:我的。

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

其:他,代词。

求:找,寻找。

之:剑,代词。

矣:了。

而:然而,表转折。

若:像。

此:这样。

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
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

  “刻舟求剑”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“刻舟求剑”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。

猜你喜欢

离披寒露下,萧索微风触。

摧折有余青,従横未须束。

()

花压墙头柳映门,红城一曲沈家园。

意行自与春风约,休问新亭卖酒喧。

()

宫漏籤声急,天街雨脚微。

晓寒凌禁树,春气裛朝衣。

()

仙人乘槎南海去,祖席燕市已分冰。把赠金陵半轮月,为君随处扫炎蒸。

()
释智愚

寄傲知何所,行藏匪一轩。

究心无别旨,鸣道有来源。

()

一波才动众波随,汩没尘寰几个知。

突兀须弥横宇宙,纵横妙用更由谁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