骢马

骢马朗读

金络青骢白玉鞍,长鞭紫陌野游盘。

朝驱东道尘恒灭,暮到河源日未阑。

汗血每随边地苦,蹄伤不惮陇阴寒。

君能一饮长城窟,为报天山行路难。

诗文主题: 

  首联写骢的毛色、装饰与气派。“金络”,指用金装饰的笼头,形容它的富贵与华丽。“青骢”,指的毛色和品种,是产于西域的名,有青白相间的色泽。“白玉鞍”,指洁白似玉的鞍。开篇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是一匹形貌引人注目、气度不凡的良:有着一身青白相间斑驳有致的色毛,装饰着金光闪闪的络头,配以洁白玉石似的鞍,主人骑着它,扬着长长的鞭子,在京郊的康庄大道上来回蹓跶,奔跑,气派十足。“金”、“青”、“白”,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皇,又柔和舒适。用词造意,铺张夸饰,以突出骢华饰的高贵和扬厉矫健的雄姿,使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。

  颔联写的敏捷、矫健和雄。早晨骏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,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;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,太阳尚未下。“朝”、“暮”,早晚仅为一天,说明时间的短促,“东道”、“河源”,两地相距数千里,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。“尘恒灭”、“日未阑”,表现骢飞奔的神速、锐意进取的雄

  颈联刻划骢的功业、品格和德性。“汗血”,即“汗血”,一种产在西域大宛国的千里。据说此在长途跋涉之中,至日中其汗从前肩髆小孔中流出,颜色如血。“每随”、“不惮”四字,表现了骢艰苦卓绝、征战沙场、出生入死、为国捐躯的昂扬的战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。颔、颈两联属对工致,气势开宕、豪迈,读后令人精神振奋。

  尾联写对骢的信任、勉励和希望。“君能一饮长城窟,为尽天行路难。”表达了主人对骢期望,正如杜甫“所向无空阔,真堪托死生。骁腾有如此,万里可横行”(《房兵曹胡》)之意。“能”、“尽”二字,充分表达了主人对的信任,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,为国尽职,肩负起横行关塞、守边保疆的重任。反之,也表明了骢的决心、壮志和宏愿。“长城窟”,为古乐府《饮长城窟行》的简写,原属《相和歌·瑟调曲》。相传长城有泉窟,可以饮。古辞原意为“征戍之客,至于长城而饮其,妇人思念其勤劳,故作是曲也。”“行路难”,原属《乐府·杂曲歌辞》,即“备言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意”(《乐府解题》)。结句引用乐府古题,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业、为国献身的机会,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也在所不辞,表现了骢的不甘寂寞、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,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。这首诗从的华饰,写到的才能、突出品质和德性,盛赞它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怕艰苦、不惜伤残的精神。一联写外在美,二三四联写内在美,主次分明,重点突出。明是赞,实为喻人,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抱负。诗歌格调高亢,豪放旷达,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、热情奔放的诗。沈德潜称这首诗“几可追步老杜咏诗。”

万楚

万楚,唐诗人。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。沉迹下僚,后退居颍水之滨。与李颀友善。清沈德潜谓其《骢马》诗“几可追步老杜”(《唐诗别裁集》)。《国秀集》选其诗三首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八首,《全唐文》存其文一篇。生平事迹见《李颀集》卷上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二0。 ...

万楚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要路倦登临,渊明径好寻。

卷收名利帜,揭示圣贤心。

()

万竹林间一径升,满岩金碧静香灯。飞泉散乱垂千尺,危阁攲斜拥数层。

雨气或从檐际落,风光时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读,合眼煎茶问老僧。

()

海门清泬寥,轻棹欲杭之。月映鳌头落,流分燕尾支。

回帆挝听鼓,潜壑客探骊。宵静波心迥,舟摇嶂势驰。

()

纤云弄巧,玉钩低挂,又值双星良会。鹊回露冷夜何其,述不尽、离愁无寐。

人间别后,梦沉书远,隔断万重烟水。遥怜客馆对孤尊,也定忆、秋来憔悴。

()

叶君乎仲兰,果以忧郁死。平生千载期,一朝成逝水。

自与弱冠交,百间不踰始。直恐寝食离,若将性命委。

()

外台富园池,兹焉甲西南。

异花间棠梅,良木森楩楠。

()